青年干部用“三力”绘就乡村振兴长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肩负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带领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重任。青年干部唯有锤炼“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方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壮丽篇章。

学习力,是青年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成长基石。“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作为肩负着时代使命的选调生,驻村期间是我们不断汲取力量、丰富知识、强化素养的黄金时期。一方面,我们要向书本学,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学”为肥,克服本领恐慌,强化政治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向身边学,在基层工作中选调生初入茅庐,需得多学多看,主动向身边同事、向人民群众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优化自身能力。我所驻的村集体,有一条名为“富康街”的柏油路。过去,它一度破败不堪,在其修缮过程中,由于道路扩宽、施工等原因,一些村民起初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致使施工进程陷入停滞。这时村书记和村民代表第一时间便站了出来,和工作人员一起走到村民家中,讲实情、剖利弊,做通村民工作,助力修缮工作顺利完成。书记每每提到此事,总会告诉我,群众是有大智慧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虚心向他们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行动力,是青年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乡村振兴的蓝图再美好,若只停留在规划层面,不付诸实践,终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青年干部不能成为坐而论道的“空想家”,而要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这就要求青年干部要有行动力,要常深入乡村一线,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用行动参与乡村振兴。比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要主动参与垃圾清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工程,不能怕脏、怕累、怕苦,只有与群众一同动手,才能成为群众心中的实干家;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时,要不停走访各村,了解各村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这样才能做出“有理有据有实”产业发展规划。

创造力,是青年干部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需求,青年干部要成为具有知识、能力、实力的干部,要将先进的经验、知识带入到所在的村集体,要善于学习打破思维定式,以创新思维破局。例如,群众对理论宣讲感到索然无味时,可用“乡音故事会”的形式能更好让其入耳入心;村民抱怨人工播洒农药的劳累时,普及无人机技术能帮助其省时省力;老年人迷茫于补贴申报的文字通知时,善用AI绘图工具能使流程一目了然,要充分发挥年轻人思维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快的特质,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敢于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让青春的创造力真正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产力。(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人民政府 王宁)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