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这对汉字组合,在几何学上构成完美互补,在干部成长中演绎着深刻的辩证法。凹者虚怀若谷,如大地承露;凸者锐意进取,似高山凌云。这种刚柔相济的哲学智慧,正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破解成长方程的核心密钥。从大别山区的扶贫战场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凹凸辩证法”在无数青年干部身上绽放出绚丽光彩。
以“凹”为砚:在躬身中研墨为民。凹的哲学本质是“空杯心态”的具象化。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向农民学习,把苹果管理技术从书本搬到田间,用知识凹槽盛满群众智慧。这种谦逊不是示弱,而是对“人民至上”的深刻理解。杭州市“民情速递”机制要求青年干部每月必须下沉社区当三天社工,在群众抱怨中寻找治理短板,在家长里短里发现政策盲区。当青年干部主动把姿态“凹”下去,群众的智慧就会自然“溢”出来。凹形结构的承载力启示我们:越是贴近地面,越能感知大地的温度。
以“凸”为刃:在破局中开创新局。凸的形态突破平面界限,恰似改革者的锐气。深圳前海自贸区干部打破“政策洼地”思维,首创跨境金融“沙盒监管”,用制度凸起破解深港规则对接难题。这种担当不是莽撞,而是对时与势的精准把握。在雄安新区建设中,“90后”规划团队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将千年大计的蓝图转化为动态演进的智能模型,让创新凸点成为发展支点。凸起结构在力学中具有分散压力的功能,正如改革先锋往往能通过关键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这印证着:历史的转折点总在突破常规处显现。
凹凸共生:在辩证统一中实现超越。凹与凸的辩证法在青年干部身上得到生动诠释。面对自贸区改革深水区,他们既虚心向外取经,又敢于首创“证照分离”改革;既保持“店小二”服务精神,又勇当制度创新“排头兵”。这种刚柔并济的智慧,如同阴阳双鱼般循环共生。青年干部在招引量子项目时,以“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科学家,以“揭榜挂帅”的魄力打破科研体制壁垒,最终让量子大道从图纸走向现实。这揭示出:真正的高手,既能俯身做阶梯,也能挺脊当桥梁。
从甲骨文的刻画到新时代的实践,“凹凸”这对充满东方智慧的符号,在干部队伍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凹是方法论,教我们如何扎根;凸是世界观,示我们怎样生长。当每个青年干部都能在“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的辩证运动中找准平衡点,就必定能绘就“我将无我”的精神海拔与“不负人民”的事业高度。(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办事处 刘玲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