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沐“三盆水”: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成长密码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三盆水”的比喻犹如一面明镜,映照着青年干部的成长密码。洗头之清醒、洗手之廉洁、洗脚之务实,既是组织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更是青年干部必修课。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日常动作,实则是青年干部精神血脉的传承密码,蕴含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坐标。

洗头水,涤荡思想迷雾。思想的纯度决定政治的高度。革命年代,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清贫》时,正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水洗去迷茫;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干部用“时间就是金钱”的清醒认知打破思想坚冰。今天的青年干部面对信息爆炸的复杂环境,更要保持理论清醒。某地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中,通过系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用新发展理念破除思维定式,带领村民走出生态致富新路。这启示我们,理论学习不是书斋里的坐而论道,而是要在实践中校准思想坐标。

洗手水,浇铸清廉本色。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焦裕禄女儿看戏坚持买票,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这些故事里的廉洁密码至今闪耀。新时代的反腐斗争中,“90后”干部贪腐案例警示我们,廉洁防线需要终身守护。某市开展的“青廉工程”,通过廉政家访、风险排查等机制,帮助年轻干部系好“第一粒扣子”。这种制度约束与自我警醒的结合,正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创新实践,让清廉之泉始终在干部心中流淌。

洗脚水,浸润为民初心。群众路线是永不褪色的传家宝。黄文秀用脚步丈量百坭村的土地,李保国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这些新时代楷模诠释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谛。在浙江“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中,年轻干部通过“民生议事厅”、“民情日记”等方式,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这种脚沾泥土的调研,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服务群众更有“温度”,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

站在新的时代,青年干部的“三盆水”已从生活场景升华为精神图腾。这既是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表达,也是自我革命精神的生动注脚,当每个青年干部都能以洗头水的清醒校准航向,用洗手水的纯净守护本色,凭洗脚水的温度滋养初心,就一定能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新时代的考卷上写下人民满意的答案。(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办事处  刘玲畅)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