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基层干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是连接国家意志与百姓生活的桥梁与纽带。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他们是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最坚定的守护者。

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地的“翻译官”与“执行者”。国家大政方针往往具有宏观性、原则性,而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把中央精神转化为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如何将文件要求转化为符合当地实际的具体措施,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与能力。在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基层干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把”精准扶贫”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脱贫行动。

基层干部是民情民意的“传感器”与“传声筒”。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对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还是帮助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难题,基层干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基层干部是社会治理的“排头兵”与“主力军”。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层干部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的风险隐患;他们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激发群众的自治活力;他们创新治理方式方法,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在基层干部的努力下,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是基石中的钢筋。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平凡坚守的力量,汇聚成推动中国发展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基层干部要继续扎根基层沃土,绽放时代芳华,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办事处  李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