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振兴干部履职能力 夯实“三农”发展人才根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干部作为政策落实的“操盘手”、产业发展的“领航员”、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其履职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当前,我国“三农”工作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多重挑战,必须把提升乡村振兴干部履职能力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三农”工作队伍。

聚焦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政治能力是乡村振兴干部的“第一能力”。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班、“田间课堂”等形式,引导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将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最新决策部署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确保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挖掘农村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激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内生动力。

优化激励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乡村振兴干部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需要给予更多关心关爱。要完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等政策,提高干部待遇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好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让干部安身、安心、安业。建立荣誉表彰制度,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授予“乡村振兴标兵”“优秀基层干部”等荣誉称号,增强干部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和宣传乡村振兴干部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提升乡村振兴干部履职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证。(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人民政府 吴菲)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