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我们应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深入反思,积极行动,共同筑牢防灾减灾的安全防线。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携手共筑安全防线,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只有通过持续的教育宣传、科学规划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要加强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向社会公众传播防灾知识和技能,让人们了解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方法,增强防灾自救互救意识。
要加强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科学规划。各级政府部门应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同时,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指导人们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要加强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实际措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社区和农村地区的防灾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基层防灾应急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建家园。
要聚焦风险源头管控,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消除风险,就要评估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组织各类演练活动,做好灾害应对各项准备;要建立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力量体系,建立防灾减灾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持续高质量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挥金融保险市场机制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格局。
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携手共筑安全防线,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希望未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我们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人民政府 刘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