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当“画师” 奋楫扬帆绘新篇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施工队”,肩负着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使命。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工作的复杂挑战与群众多元需求,基层干部需以“观”为笔、以“谋”为墨、以“行”为纸,真正做到观实情、谋良策、见真章,用实干担当描绘基层发展的绚丽画卷。

让“观实情”成为擘画蓝图之基。“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观察是认知世界的窗口,更是基层干部把握实际、找准问题的前提。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只有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群众急难愁盼,才能让工作有的放矢。基层干部要善于用脚步丈量民情,通过常态化走访入户,观察群众生活细节,了解他们在住房安全、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要主动深入产业园区、项目现场,观察产业发展瓶颈、基础设施短板。例如,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只有实地观察各村自然条件、垃圾处理现状,才能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同时,基层干部还要以全局视角观察政策走向、市场动态,将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避免“闭门造车”。

让“谋良策”成为凝聚合力之要。“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谋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更是基层干部推动工作的智慧体现。基层工作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蛮干,需立足实际谋思路、集思广益聚合力。基层干部要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特色资源,谋划差异化发展路径。在发展乡村产业时,通过调研分析市场需求,探索“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面对基层治理难题,谋划搭建村民议事平台,创新“积分制”“清单制”等管理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此外,基层干部还要善于整合各方资源,主动对接企业、社会组织,为基层发展争取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科学谋划破解发展困局。

让“见真章”成为彰显担当之效。“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落实是检验工作的标尺,更是基层干部践行初心的行动体现。再好的谋划若不付诸实践,也只是一纸空谈。基层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既定的工作目标一抓到底。在推进民生工程时,紧盯项目进度、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时,主动靠前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如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基层干部只有持续跟进脱贫户动态,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才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基层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