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维之力,淬党员干部能力之锋

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任。提升自身能力,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求,更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迫切要求。那么,党员干部该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能力呢?

强化理论武装,铸信仰之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例如,在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时,党员干部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准确辨别是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筑牢信仰之基。

投身实践锻炼,增干事之能。实践是提升能力的“练兵场”,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关键岗位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群众并肩作战,在精准识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同样需要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勇于自我革新,破思维之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党员干部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勇于自我革新,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树立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新问题。例如,在数字化时代,积极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其应用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敢于突破既有的工作模式,敢于尝试新的改革举措,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品德修养,塑人格之美。“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党员干部的品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守道德底线和纪律红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良好的品德修养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为提高自身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办事处  陈英杰)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