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的广阔舞台。青年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肩负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带领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重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唯有锤炼“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方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壮丽篇章。
学习力,是青年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成长基石。“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知识储备与政策理解直接决定工作成效。学习力意味着要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既要深入学习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精准把握产业扶持、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核心要求,又要主动学习农业科技、电商运营、文化创意等专业知识。面对数字化农业转型趋势,青年干部需钻研智慧农业技术,了解无人机植保、物联网监测等新手段;在发展农村电商时,学习直播带货、供应链管理等知识,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学习力还体现在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拜农民为师,掌握农作物种植管理技巧,了解乡村民俗文化,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纸上谈兵”。
行动力,是青年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乡村振兴的蓝图再美好,若只停留在规划层面,不付诸实践,终将成为空中楼阁。青年干部不能做坐而论道的“空想家”,而要当起而行之的“实干家”。行动力要求干部深入乡村一线,从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主动参与垃圾清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工程,与群众一同动手,美化家园;在发展特色产业时,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改良种植养殖技术,协调解决资金、销路等难题。例如,某地青年干部为推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不仅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还联系电商平台,搭建销售桥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正是行动力的生动写照。
创造力,是青年干部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需求,需要青年干部打破思维定式,以创新思维破局。创造力体现在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将传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体现在探索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发展“合作社 + 农户”“企业 + 基地”等产业联合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例如,有的乡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民宿,融入当地非遗元素,吸引游客体验传统文化;有的地方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提升产品竞争力。青年干部凭借创造力,让乡村的“沉睡资源”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学习力为行动力提供知识指引,为创造力奠定思维基础;行动力是学习力的实践延伸,是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创造力则为学习力和行动力指明方向,赋予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动能。青年干部唯有不断提升“三力”,才能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勇立潮头,以奋斗之姿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