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是历史的创造者。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把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把民生痛点作为工作重点,把有效落实作为第一要务。
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坚守初心,不为所动。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求解放;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干部们艰苦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拼搏;再到如今的新时代,党员干部们冲锋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等一线。焦裕禄在兰考,为治理风沙鞠躬尽瘁;孔繁森两次进藏,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革命先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才能精准施策,解决好这些问题。在一些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党员干部积极协调,改善办学条件,让更多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党员干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为民服务意识,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办事处 李星)